新闻中心NEWS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天大师生赴摩洛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2025-05-29

天津大学积极响应号召,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杜慧滨,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大勇,国际认证办公室主任梁洨洁,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教师曾昭,天津大学全球南方研究院教师代表冯卉等教师率队,由经管学部、精仪学院、外国语学院的19名学生,组建摩洛哥访学团(以下简称“访学团”),赴摩洛哥参加国际会议并开展研学交流活动,走访当地高校与研究机构。访学团成员深入摩洛哥多个重要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青年故事,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担当与作为。

展开学术交流,贡献天大声音

4月23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杜慧滨一行抵达摩洛哥国立高等行政学院(ENSA),开启公共管理领域深度合作交流。ENSA校长Nada Biaz热烈欢迎,称中国是该校除法国、比利时外首个开展学生交流的国家,期待构建长期伙伴关系。

为深化对摩洛哥治理体系的理解,访学团参与了摩洛哥国立高等行政学院(ENSA)校方精心组织的系列课程讲座,通过专题讲座、研讨对话等形式,系统了解北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路径。在ENSA“战略性国有资产管理”高阶课程中,摩洛哥国家股东战略管理机构(ANGSPE)总干事Abdellatif Zaghnoun以“国家股份控股政策”为题,结合磷酸盐产业战略引资案例,系统解析公共资本在摩洛哥经济转型中的“激活市场活力、赋能产业升级”的双向驱动作用。他特别以丹吉尔科技城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为例,阐释如何将中国产业园区开发的成熟经验与地中海沿岸投融资生态相结合,实现跨境治理智慧的创新转化。“这一实践正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制度型开放与本土化适配的体现。”Zaghnoun表示。

双方以“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为核心,共建跨学科合作平台,计划建设中非全球治理基地,作为师生国际交流及联合研究的载体,联动国际伙伴深化学术协作,开发“国际公共管理硕士项目(International MPA)”,计划面向包括非洲在内的国际学生,采用“两地分段+远程”灵活模式,融合天大MPA成熟体系(全国首批MPA试点单位,三次获得5年期国际认证)与ENSA“国家文凭、精英选拔”特色,探索助推高等教育“出海”的新模式。此次合作对高水平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和中外学术互鉴具有深远意义。

世界论坛交流,提出天大方案

4月24日,“领土治理与区域化:中摩交叉视角”论坛在拉巴特召开。此次论坛由摩洛哥国立高等行政学院(ENSA)、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联合主办,ENSA校长Nada Biaz、中国驻摩洛哥王国特命全权大使李昌林、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杜慧滨教授等出席并进行致辞。论坛聚焦区域发展、高等教育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等议题,积极分享并讨论了双方在公共治理领域的经验,共同探寻创新发展路径。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刘大勇教授、冯卉副教授、梁洨洁副教授等与各位受邀专家分别进行了报告和研讨主持。论坛总结指出,通过对治理实践案例的系统梳理,可以提出并实施创新治理的有效手段,并推动建立全球治理的长效合作机制。

4月25日,天津大学与 ENSA联合举办中非全球治理论坛——“她力量:聚焦 AI,重释领导力 " 国际论坛,由杜慧滨主任与Nada Biaz校长共同主持,两国知名学者、企业高管、行业领军人才等共同参与。摩洛哥数字转型与行政改革部部长Amal El Fallah Seghrouchni发表主旨报告,介绍《摩洛哥数字2030》战略蓝图,剖析女性技术领导力培育路径。双方围绕“AI 时代女性领导力的重塑与实践”“AI 技术的包容性发展与社会赋能”等议题展开思维碰撞及深入讨论,并产生诸多共识。在论坛尾声,天津大学与ENSA就未来互访等事项签署谅解备忘录,为双方进一步交流合作奠定基础,开启全新阶段。

探寻企业核心,发挥天大智慧

为深入调研中资企业在北非地区的数字基建布局与属地化发展路径,访学团走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摩洛哥总部,通过实地参访与技术观摩,学习中国科技企业在以数字创新赋能“一带一路”区域转型中的实践经验。在华为摩洛哥创新展示中心,双方围绕人工智能伦理、跨国技术标准互认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聚焦数字技术在跨文化场景中的适配性与可持续性。

此次调研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技术输出能力与本土化创新智慧,更让青年学子直观感受到“数字丝路”建设中技术标准互鉴、文化场景融合的重要性,为理解“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企业角色提供了鲜活样本。

使馆交流对话,奉献天大观点

为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与地方治理经验互鉴,4月23日,天津大学代表团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双方就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合作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大使馆专题座谈会上,李昌林大使系统解读了中摩战略伙伴关系新内涵,特别肯定天津在地方治理现代化中的实践经验:“从海河之滨到阿特拉斯山脉脚下,中国城市治理的创新方案正成为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杜慧滨主任提出,希望通过构建定制化培训项目,推动双方治理经验双向转化与落地应用,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搭建长效合作平台。

在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环节,刘大勇教授、梁洨洁副教授、冯卉副教授分别围绕要素配置与公共服务发展、天津治理创新案例分析、全国首个全球南方研究院建设等进行报告。中摩文明互鉴,展现天大风采

在摩洛哥议会大厦,访学团成员通过政治观察与历史对话,探寻 “一带一路” 框架下两国文明互鉴的深层脉络。他们旁听关于“绿色能源转型法案”的辩论,近距离观察摩洛哥多党协商的政治生态与立法程序,切身感受北非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治理智慧。在议会博物馆,一套中摩建交50周年时中方赠予的纪念邮票引发关注。访学团成员杨茜柔在展柜前驻足良久,“这套邮票不仅承载着外交礼节,也是两国开展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见证。”

此次访学活动作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实践,既是天大学子展现青年担当的国际课堂,更是天津大学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探索。活动期间,天津大学与摩洛哥国立高等行政学院(ENSA)进一步夯实学术合作纽带,搭建青年互学互鉴的多元平台,推动双方教育文化深度交融。此次活动以教育交流为基础,增进双方文明互信,为天大与ENSA两校友好合作及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彰显高等教育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