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7
本站讯 (通讯员:任怡璇 龚芮琳 刘芊妤)4月3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携手南开区教育局及天大附中、附小、幼儿园等单位,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25楼C416举行"赓续百卅红脉·培根铸魂育新才"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该系列活动以"学段衔接、资源互通、活动联动"为实施路径,通过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探索"启蒙-认知-践行"阶梯式育人新路径。
南开区教育局宣传科科长林星媛、学生科张琰坤;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刘钰,辅导员任怡璇、龚芮琳;天津大学后勤基建部党委书记汪菲,后勤基建部副部长王岩妍,基础教育服务管科科长王端;天津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李忠益,副校长高宇,德育处主任刘丽娜,教师刘有更;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赵燕,德育负责人王曌,班主任高昕、王焕;天津大学幼儿园园长牛众卉,副园长柳爽、武荣娜以及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天大附中、天大附小、天大幼儿园师生代表出席活动。
刘钰就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工作致欢迎词,她提出活动聚焦“校史育人、安全育人、文化育人”三维矩阵,通过“共绘百卅长卷”“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寻访红色足迹”等创新环节,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格局。刘钰强调,教育本质是精神的传承,思政教育要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活动设计注重实践浸润,让小学生触摸历史温度,中学生感悟信仰力量,大学生勇担时代责任。通过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把校史资源转化为鲜活教材,为青少年播撒理想信念火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汪菲在发言中指出,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旨在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汪菲表示,教育是点燃心灵火种的事业,思政教育是培根铸魂的关键工程。作为活动的重要保障力量,后勤基建部将秉持"后勤不后站、保障当先行"的理念,以精细化服务传递育人温度,筑牢安全防线。从明亮教室到安全校园,从贴心服务到活动保障,全面诠释"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彰显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天津大学将在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上迈出坚实步伐,将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强劲动力。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携手南开区教育局林星媛、天大附中、天大附小、天大幼儿园的学生代表,共同发布“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倡议。大学生倡议以知促行,让“实事求是”校训扎根实践;中学生呼吁以行践知,将“爱国奉献”传统注入社区服务;小学生立志以学促做,播撒“知行合一”种子;幼儿园萌娃主张以玩启智,培育“劳动自然”基因。全体合诵中,“小我”融入“大我”的誓言响彻会场,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迸发新活力,让思政教育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勃勃生机。
天津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刘钰,后勤基建部副部长王岩妍,天津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李忠益,天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赵燕,天津大学幼儿园园长牛众卉、经管学部辅导员任怡璇及大中小学生代表共同上台,按下手印并合影,开启思政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天津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成员李泓伯进行党史宣讲,回顾了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奋斗历程,阐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宣讲着重讲述了钱学森、郭永怀等科学家克服阻挠毅然回国,邓稼先隐姓埋名研制核武器的感人事迹,展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强调该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号召同学们以先辈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南开区教育局、天大经管学部、天大后勤基建部、天大附中、天大附小、天大幼儿园的师生代表齐聚北洋广场,共同绘制《百卅长卷》并合影留念,献礼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长卷上,不同年龄段的创作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校的深情祝福。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各教育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通过共绘长卷的形式,生动诠释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理念,展现出大中小幼携手并进、共育时代新人的坚定决心与美好愿景。相信在天大经管学部、天大附中、附小、幼儿园的通力合作下,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系列活动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