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优秀教学案例+3!天大MEM再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4-11-06

本站讯(天津大学MEM项目供稿)为进一步提升案例编写、使用和推广水平,凝练一批具有时代性、引领性、价值性的高质量案例成果,2024年5月-9月,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指导,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指导,天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工程管理优秀案例”进行了评选。经过初审、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和会议评审三个阶段,最终评选出30篇优秀教学案例。

由刘俊颖老师团队撰写的《“国之重器”的关键性创新——五万吨“深海一号”合龙吊装的突破》、霍艳芳老师团队撰写的《向海“揽”风: W公司定制生产的律动与平衡之舞》、傅永程老师团队撰写的《汩汩清水惠万民:榆林市供水PPP项目组织设计与价值共创》3篇案例获奖。10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开幕式上,举行了优秀案例颁奖仪式。

1.png


《“国之重器”的关键性创新——五万吨“深海一号”合龙吊装的突破》

案例介绍:在重大海洋工程项目面临全球能源短缺和深海资源开发的双重机遇的大背景下,该案例聚焦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深海一号”项目的复杂性挑战和创新过程,以合龙吊装工程为切入点,全面阐述了项目团队在方案设计环节广泛搜罗、全面比选,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多元协调和数字化助力克服“卡脖子”技术问题,实现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重大技术突破,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案例深刻剖析了在高压环境下,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来满足工程管理需求,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海洋工程市场提供了参考范式,适用于《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课程。


《向海“揽”风:W公司定制生产的律动与平衡之舞》

案例介绍:在全球“双碳”背景下,作为海上风电场与陆地电网之间的连接通道,海缆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海缆行业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低碳转型。该案例通过对W公司在海缆订单数量翻了三番,而实际产能不足的背景下生产运营团队的管理与决策过程描述,重点分析了如何结合海缆行业和产品特点,创新性地将精益生产的线平衡理论应用于高定制化海缆项目生产优化管理,以长度为单位设定生产节拍,展示了ETO项目型生产模式下开展产线平衡研究,实现产能提升和订单准时交付的过程。案例中,作者通过对量产线的实地调研,绘制VSM价值流图,识别产线上的瓶颈问题,明确造成产线平衡率低的原因,结合海缆一整根无接头连续生产的特点,从生产节拍、产线改造等两方面实施。本案例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产线平衡赋能企业运营管理的机制及成功要素,系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线平衡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产线设计与改造。案例成果对高定制化、项目管理型特点的海缆生产工艺创新性应用具有普适性参考意义。


《汩汩清水惠万民:榆林市供水PPP项目组织设计与价值共创》

案例介绍:该案例通过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在榆林市供水PPP项目管理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传统施工企业如何实现投建营一体化项目价值共创的历程。案例中,企业通过社会责任担当作为,建立了与地方政府良好的信任基础,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作为投资商、建设方和运营商,明晰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价值内涵,合理设计组织架构,均衡资源投入、施工利润与运营收益辩证关系,联动各方通力协作、建营融合,解决了征地拆迁难、工期要求紧、疫情防控任务重等困难与挑战,发挥了企业一体化优势以统筹协调项目各参与方,实现项目价值共创。为传统施工企业投建营一体化项目管理和业务边界纵向拓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一直大力支持和倡导案例的开发与案例教学,积极开发原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强且高质量的管理案例,鼓励师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基于中国制度与文化背景,学部通过组织案例培训、提供案例指导等多种措施,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果,不仅为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重要途径,也为中国管理学科的发展贡献了天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