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市 | 天津市第七次高校智库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6-06-27

6月25日,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委、天津大学主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天津大学)研究基地承办的天津市第七次高校智库论坛在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一层报告厅成功举行。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天津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鲍培兰,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于立军,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徐广宇等来自天津市委、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天津市教科院的领导,各高校相关负责同志与智库专家,我校师生代表以及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天津大学)研究基地主任张维教授主持。

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指出,此次论坛的主题与当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背景非常契合。学校近年来在国家奖、国内发明专利、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等国家重要科研工作中均有所斩获。天津大学还通过建设研究院的形式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与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服务,管理与经济学部、教育学院、法学院等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知识产权战略等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元英进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学校的智库工作领域,提升智库服务水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天津市的科技创新工作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中。

天津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鲍培兰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谈到,2015年,天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智库建设的思路、目标、工作要求和相关支持政策。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制定智库建设方案,建立资助支持机制,搭建对接服务平台,开展决策咨询研究。这次高校智库论坛是天津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有关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对我市抢抓五大叠加战略机遇,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科技强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在专题报告阶段,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副局级调研员王宏广阐述了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我国科技创新现状、未来目标以及如何建设科技强国四方面。在如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问题上,王宏广建议完善科技强国指标体系,找准创新重点,造就尖子队伍,营造创新文化,创新科技体制,并分别进行了具体阐释。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平主要围绕《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对天津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综合创新实力进行了比较。天津和津沪深比较的劣势在于创新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创新财力投入相对不足,企业创新财力投入不足,创新技术产出相对不足,高新技术产品缺乏竞争力,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天津的相对优势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优于京沪深,企业创新活力具有相对优势。由此,何平总结认为,天津与京沪深比较,在创新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要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东对天津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把吸引人才放在第一位,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物质待遇,创造可以安居乐业、静下心来搞创新的环境;第二,让企业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创造条件让企业喜欢天津,真心愿意在天津发展。第三,大力促进持续的知识创新。创新、特别是重大的创新需要以新的知识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本地的一流高校、研究所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董洁林分享了她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思考。传统产业无论是从业者人数还是经济产出,都仍然是中国工业的脊梁。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工艺流程古老,设备技术含量不多,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都逐步萎缩,四面八方的竞争压力让传统产业举步维艰。历史上工业革命的本质是对传统行业进行全新的改造,下一波的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4.0”等也将是如此。董洁林具体介绍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形势下,城市如何选择创新重点,如何思考和布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她对天津优势传统产业提出几点想法:第一,天津传统工业体系庞大,轻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冶金和金属加工业、机械装备业等是本地的巨大优势,应把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当成本地创新最重要的战略。第二,天津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就斐然,但潜力仍然巨大。第三,政府应该引导行业性转型升级,而不仅关注局部工厂改善。第四,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性技术和思维,及时纳入本地工业体系。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齐二石主要围绕“创新思维和管理创新方法”展开论述。他首先分析了创新思维和理念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理念和思维方法;然后从五月花船的故事入手,从技术创新概念分析管理技术创新方法和日本丰田、中电的两个精益创新的案例;最后以实例说明了管理创新的研发和服务领域。齐二石认为,管理创新方法在城市管理和军事管理中都应得到广泛应用,对制造业和创新型城市的成功来说是很重要的。

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原司长王晓方对科技创新和创新城市的形式作出基本判断,他认为从科技和经济关系来看,目前科技跟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这是提出创新发展战略的前提。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应该是化学反应的关系。王晓方就此提出几点基本考虑。第一,中国的创新已经由点状的创新开始进入系统创新的阶段,考虑任何问题必须有系统的思维、系统的设计、系统的组织和系统的协调。第二,要由发散型走向聚集型。80年代的政策导向包括“十二五”以前基本是发散型的,是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擅聚者为王,谁能在聚合上想到办法,谁就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聚合问题上智库很重要,智库建设应该视为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建设。智库要聚集人才和无形资产,而吸纳人才需要政府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天津要在创新型建设方面成为佼佼者,就要梳理现有政策,形成配套体系。第三,产业的聚集需要依靠平台。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是现有的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的升级版,应该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整合现有资源,提出新的平台性的设计,探索一种新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发展模式。第四,要特别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创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无形资产,应该像管理有形资产那样管理无形资产,要对科研人员创造出的无形资产给予足够的尊重。

与会智库专家围绕“科技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各高校的师生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