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7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一次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争端叠加影响下,新冠疫情给中国经济蒙上不确定性阴影,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全产业链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几乎全线受损。受封闭隔离影响,1-2月上旬,全社会经济活动基本处于“冻结”“停摆”状态,广大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生产资料及生活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灾难来袭促成了很现实的一场行业淘汰赛,身处其中的企业要具备怎样的要素才能够减轻损失、迅速恢复呢?弹性能力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
企业的弹性能力是企业应对风险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验证弹性能力对绩效的提升作用和弹性能力的促进因素,对我国企业利用好自身资源来构建弹性能力,从而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弹性在英文中通常用“resilience”来表示,组织管理领域弹性的概念是企业在遭遇困境时能够维持或者调整结构的动态适应能力。动态性、依赖企业员工、充分掌握不确定性相关知识、快速反应、适应能力、灵活、创新等是构建企业弹性能力的关键。企业的弹性能力包括三个部分:事前的灵活运营能力储备、事中的快速响应和事后的调整适应。
为了摸底我国企业目前的弹性能力水平,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累计回收到106份有效问卷。本次问卷调查中,超过50%受访企业的事前灵活运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仅有8%左右企业处于较高水平。在事中快速响应上,超过90%的企业能达到较高水平,仅有个别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没有采取积极灵活的应对方式。而对于事后调整适应,超过80%的企业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调整意愿,只有不到20%的企业愿意在疫情结束后,多方面全方位地调整企业。
图1企业弹性能力构成
预期恢复时间、预期恢复成本以及疫情后经营信心是企业的三种应急管理绩效,我们关注企业弹性能力如何影响这三种绩效。验证数据后可以发现,事前灵活运营、事中快速响应和事后调整适应能力都和企业疫情后经营信心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这三种弹性能力中,随着事中快速响应能力的提高,企业疫情后经营信心会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图2企业弹性能力对企业疫情后经营信心的影响
如何帮助企业构建弹性能力呢?我们认为企业构建弹性能力需要依靠于充足的事前储备。总体的本文认为企业的事前储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危机管理文化、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能力和应对危机资源储备。
要构建企业的弹性能力,首先要意识到弹性能力对于企业运营的必要作用,这就需要企业拥有危机管理文化,危机管理文化程度高的企业对于疫情等突发灾难的嗅觉要更灵敏。根据我们的数据,有41.5%的企业在危机管理文化方面达不到总体平均水平,仅有12家企业的危机管理文化是做得非常好的。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拥有危机管理文化的企业不会因为危机的突然性而手忙脚乱,而是拥有充足的能力储备、积极快速应对危机并思考如何进行企业结构调整。
图3危机管理文化对弹性能力的影响
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因此,企业弹性能力的构建离不开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根据我们的数据,有11.42%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仍然没有树立起危机管理意识。不管是事前的灵活运营、事中的快速响应还是事后的调整适应,都离不开高层管理者正确的危机决策。
图4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能力对弹性能力的影响
拥有比较好的弹性能力的企业,仅仅具备危机管理文化和高层管理者能力这两个软性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资源储备这样的硬性支持。本文将资源储备分为三个方面:资金余额、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我们发现资金储备在企业快速响应危机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然而我们的数据显示,高达49.52%的企业认为其目前的资金储备只能应对短期的疫情危机,一旦疫情发展时间延长,其将无法抵御疫情带来的冲击。拥有充足现金流的企业在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在沟通过程中不会处于被动地位。充足的现金流也保障企业能够快速修订运营计划并组织资源来应对危机,不会使企业处于运营停滞、被动应对危机的状态。
图5资金储备与快速响应能力的关系
鉴于以上我们对于企业弹性能力的结论,我们得到下图所示的关系图。这里我们需要格外解释的是,尽管我们没有发现资源储备中原材料储备和产成品库存与企业弹性能力之间的显著关系,从目前媒体报道的企业运营问题来看,原材料储备和产成品库存对于企业生产力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图6事前储备与企业弹性能力关系图
综上所述,企业的弹性能力对于企业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快速恢复、降低损失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可以从事前灵活运营、事中快速响应和事后调整适应三个方面来提高弹性能力。事前灵活运营能力需要企业危机管理文化和高层管理者应付危机能力的保障,同时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储备,包括现金、原材料和产成品三个部分。事中快速响应表现为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积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沟通,并可以快速修订运营计划、组织资源来应对危机。事后调整适应能力在三种弹性能力中有着更重要的战略地位,企业可以从调整运营计划、产品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配置四个方面来提高事后调整适应能力以获得更好的运营恢复。
天津大学供应链管理实验室依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成员来自不同系所,学科背景覆盖经济与管理学的多个领域和学科。实验室以全面供应链管理思想为依托,研究方向涵盖了供应链+创新、新兴信息技术、金融、质量、可持续、风险等多个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同时,实验室成员主持了多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研究成果获得诸多国家级科研奖励,对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霍宝锋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运营管理领域的讲席教授。研究与教学领域包括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顾旻灏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讲师。研究与教学领域包括供应链风险管理、医疗供应链管理。
叶雨潇博士,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讲师。研究与教学领域包括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
刘旭,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
叶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