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学者观点】刘伟华:关注疫情下供应链断链风险,提前做好风险预警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0-03-17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我国各行各业的供应链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受疫情综合管控措施影响,农产品滞销现象严重;受春节假期延长和复工延迟影响,部分供应链面临断链危机;停飞、停航、拒收以及关税上调,跨境供应链运营面临考验;中小企业供应链面临成本增高、资金断链的严重风险。

为此,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刘伟华教授提出六条建议:一是要认真重视疫情影响,提前开展行业供应链风险预警;二是创新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增强中小企业承压能力;三是加强企业基于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的供应链建设;四是高度重视供应链国家安全,加强供应链网络优化与数字化水平,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五是加强沟通协调,完善供应链多层次应急管理体系;六是加速推进区块链等智能技术在疫情供应链管理中的创新运用。

关键词:肺炎疫情;供应链断链;风险预警;国家安全

2020年的春节假期变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新型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肺炎疫情迅速向全球蔓延。疫情对我国各行各业的供应链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从供应链视角来看,疫情对我国产业供应链的影响大、范围广、风险多,迫切需要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提前做好风险预警与防范。

一、当前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一)受疫情综合管控措施影响,农产品滞销现象仍然严重

由于疫情严重,部分农产品尤其生鲜类农产品如畜禽消费锐减,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在特殊防控的情况下,全国许多村庄进行封闭管理,道路封堵加大了物流运送的难度,即使有的村庄没有进行封闭管理,各大物流快递也都停止了配送;同时,许多日常与农户合作的物流公司在疫情期间复工时间推迟,更加重了全国各地农户所销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农产品供应链短板问题亟需改善。

(二)受春节假期延长和复工延迟影响,部分供应链面临断链危机

受此次肺炎疫情春节假期延长、节后复工难度加大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条传导等因素的影响,疫情对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汽车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将受到疫情的影响而被迫停止,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宣布延长假期,作出暂时停产的方案。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预警,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影响其全球供应链,供应链存断裂风险。美国投资公司Moor Insights Strategy分析师莫海德(Patrick Moorhead)认为,苹果供应链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受到干扰,以中国的制造基地为主的苹果公司可能面临生产中断。

(三)停飞、停航、拒收以及关税上调,跨境供应链运营面临考验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1月31日美国宣布禁止14天内曾到访中国的外国人入境。其他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国外的航空公司也纷纷调整中国航班运营。美国联合航空、加拿大航空、英国航空、法国航空、德国汉莎集团、荷兰皇家航空、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等纷纷减少或者停飞中国航班。继各国入境管制和对中国船舶加强停靠限制之后,印度大幅上调关税,印尼、约旦、俄罗斯暂停进口部分中国商品,越南发出暂缓货物清关提醒。总体上看,跨境供应链中的停飞、停航、拒收以及关税上调,给跨境贸易产生了严重冲击,影响了我国商品出口竞争力。

(四)中小企业供应链面临成本增高、资金断链的严重风险

此次疫情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和挑战更大。一方面延迟复工后,厂房、土地、贷款、劳动等成本都会增加,订单完成进度会受影响等等。很多原本计划的投资与商务活动都被搁置,效应会沿着供应链放大。另一方面,疫情造成企业面临上下游需求不稳定、运营产能不确定、利润率持续降低、运营资金困难进一步加剧等问题。如果中小企业的现金储备难以支撑企业在较长疫情时间的费用开支,部分企业将面临破产的风险。

根据清华大学朱武祥教授等人的一篇调查报告表明,通过对995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如果疫情持续半年以上,90%的企业将难以为继,很可能歇业或者破产。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抵御疫情带来的危机,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

二、重视疫情供应链预警与防控,提升供应链柔性的相关建议

(一)认真重视疫情影响,提前开展行业供应链风险预警

首先,鼓励行业协会与相关智库机构、供应链管理咨询机构及时开展供应链风险深度分析,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行业提供供应链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方案;第二,要及时提醒企业开展供应链备链计划,建立多边采购与后备供应的风险管理机制,重新评估突发事件的应对补充与供应链成本机制,提升供应链的弹性。第三,考虑供应链管理存在的牛鞭效应现象,对于口罩、医用防护服、卫生消毒等企业在疫情期间生产能力投入较大,在疫情后又存在需求不足导致的生产能力闲置问题,要提前进行企业生产能力协调规划,建立弹性的产能管理机制;对于其他行业,也存在复工后明显的需求提升带来的用工不足、产能不足等问题,提前进行供应链管理计划,改进供应寻源方式,由战略性集中供应转化为集中供应与网络供应共存,减弱牛鞭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创新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增强中小企业承压能力

目前,北京、浙江、苏州等省市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支持意见。青岛市还出台了专门的供应链金融指导意见。因此,建议政府要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同时采取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措施,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对于因受疫情影响在股票质押、公司债兑付、信息披露等方面遇到困难的企业,要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和供应链服务公司联合作用、提供相关金融贷款,化解流动性危机,渡过难关。此外,要引导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组织形成中小企业产业基金,支持面向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市场化运作,通过大数据和数字化平台,由金融机构和市场部门有针对性地将资金引导到中小企业,保障有充足的资金,通过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实体企业及时恢复经营,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基于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的供应链建设

疫情期间,出行受限,冲击最大的是线下消费领域,这也促使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中将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作为发展重点。经过本次疫情,线上线下业务齐头发展的业务模式将成为标配,基于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的供应链建设将成为常态。要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的供应链建设,实现全渠道的运营管理。

(四)高度重视供应链国家安全,加强供应链网络优化与数字化水平,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疫情之下,供应链国家安全问题更加凸显。新冠肺炎疫情致使中美贸易面临新一轮的博弈关口。中国在重点产业、关键产业和薄弱产业方面的供应链安全问题突出,一些企业面临供应商转移、供应链断链、破裂和重构等问题,而且,部分关键性技术受到国外的限制。因此,迫切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尽快建立供应链安全体系,开展全球供应链安全战略研究,构建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安全性评估制度,完善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形成针对重点行业供应链的深层次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可视度和管控能力。

(五)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多层次智慧供应链应急管理体系

建议多方联合攻关,重构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智慧供应链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智慧供应链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供应链的智慧分级响应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从应急供应链的供给、需求、设施设备、信息、政策五个方面建立应急供应链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加快建设集需求、捐赠、供应、物流为一体的应急物流与供应链协同调度平台,确保应急资源可找、可取、可用、可控,统筹服务应急需求。

(六)加速推进区块链等智能技术在疫情供应链管理中的创新运用

鼓励企业和行业协会,在肺炎疫情中创新开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在疫情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例如,要发挥区块链的信息透明、公开、共享、可追溯作用,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整个社会自救的自组织行为进行明确的记录和上链,使得整个社会运作公开透明。从需求、供应、捐赠、物流、政府构建信息共享、透明体系,保证应急供应链的有效监督与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