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天地ALUMNI WORLD

首页 - 校友天地 - 公告 - 正文

再聚首!天大第三届物流工程专业校友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02

5月24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成功举办第三届物流工程专业校友论坛,众多校友重返校园与老师同学们分享他们的职业旅程。共聚天大,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本次论坛邀请了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书记毛照昉、党委副书记刘钰,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刘伟华,校友办公室主任李文强以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老师、毕业校友以及在校学生共同参加。2005级校友吴明哲、2011级校友李倩及2017级校友武凯分别作主题分享。论坛由学部党务办公室主任、2006级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李岩主持。

毛照昉向校友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激,并介绍了经管学部学科建设情况。他特别强调,学部覆盖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的精干师资队伍,已形成鲜明的交叉学科优势,未来将持续拓展发展空间。谈及学科建设方向,他指出:“学部正重点探索管理学科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要通过深度对接国家双循环战略需求,将产业实践与教学科研有机贯通,实现在产教融合领域新的突破与成效。”毛照昉向遍布各行业的校友发出倡议:“无论大家身处哪个领域,学部始终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期待校友们常回母校交流,并从学部发展视角提供宝贵建议,共同推动产业资源与学术研究的双向赋能。”

刘钰系统地介绍了学部发展与校友工作成果。她提到,经管学部始终以“九系一院一所”为组织架构根基,现设有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8个。目前学部校友规模已近4.7万人,针对校友工作,刘钰重点阐释了“CECA”创新体系:“我们以‘链接-赋能-共创-成就’为核心理念,人员端建立全球校友联络员体系,活动端开展‘校友企业行’等实地走访,情感端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交流平台,全面深化校友与学部纽带。在此特别感谢物流工程专业成立了第一个建在专业上的校友会,为探索建设专业校友组织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毛照昉、刘钰、李文强为获得“饿了么创新奖学金的同学”颁发证书。

研究生学生代表黄艳娇,本科生学生代表吴俊辉发表感言。两位同学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获得饿了么创新奖学金,感谢各位校友和饿了么对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毕业后将努力为专业继续添砖加瓦。

刘伟华系统阐述专业建设成果与规划,他提到,供应链管理专业依托近五年承担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3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及出版15部教材专著的师资团队基础,专业持续深化“教研+实践”双轮驱动——通过设立奖学金、起草行业标准、发布政策智库报告等社会服务,联动校友会资源开展学术交流与企业调研,同步推进发展基金募集及国际专家合作。未来将锚定“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重塑本科生培养方案”等目标,以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数字化前沿课程、筹办国际研讨会为关键路径,强化校企合作与品牌影响力,完善激励与人才机制,践行“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核心战略,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适配。

主旨演讲一

2005级校友吴明哲(现任深圳市泛亚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通过线上连线作“中国冷链物流行业介绍”主题分享。

吴明哲首先介绍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流程,是以仓配一站式服务为核心业态,依托三类运输方式,构建“三高一低”核心标准——高安全(工业安全)、高质量(食品安全)、高效率(作业效率)、低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仓+配、辅助成本:水电气)。接着是制造业冷链的体系化建设简介,他详解制造业冷链核心要点:程序文件(制定管理大纲)、标准流程(编制操作手册)、表格记录(确保执行落地)、管理闭环(程序流程的完善,需要操作者执行落地,更需要管理者的闭环管理)。再者说明跨境生鲜物流,进行进出口口岸概况介绍,对比泰国货和越南货陆运线路,梳理东南亚进口水果从国外果园到口岸清关,再到国内市场,全链条全流程冷链操作规范,指出操作全流程的核心要点是“全流程合规和风控”。最后分享物流认知及感触,强调“势我局”思维:看清趋势,才能抓住时代风口;融入格局,方能在行业中找准坐标;终于热爱,才能在挑战中永葆炽热初心。

主旨演讲二

2011级校友李倩(现就业于字节跳动,负责数据中心硬件供应链交付工作)来到现场展开“毕业后的工作轨迹:收获与感悟”的主题演讲。

李倩结合职业成长历程分享洞见,系统解析数据中心硬件供应链全链条生态,涵盖从上游供应商、内外协同合作方到终端客户的多层级网络,强调各环节角色在技术标准对接、资源整合中的协同价值。她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回顾职场进阶之路——历经十年边工作边学习的持续提升,先后考取专业资质并攻读北京理工大学IMBA学位,印证“坎坷是成长的必修课”。面对学弟学妹,她提出双重建议:“不妨大胆一些,不要为了所谓的自尊心放弃任何的机会,勇敢尝试了不会失去什么,没有尝试有可能会后悔;做最全的准备,努力做好一切准备,当机会来临时抓住它”,并分享PMP认证及考研系统性学习资料,鼓励学弟学妹们在行动中突破自我设限,以开放姿态拥抱行业变革。

主旨演讲三

2017级校友武凯(现就职于京东物流,负责快递网络分拣中心的运营规划工作,现任运营计划高级经理)以“快递中小件物流网络模式及发展趋势”为题,解析行业核心运作逻辑与个人成长路径。

武凯聚焦快递全链路业务,强调分拣中心作为“心脏”的关键作用——通过集货散货中转实现规模效应,具体作业涵盖到车卸货、中件/NC/小件分拣及装车封存全流程;提出规模效应最大——“分类分拣、集装集运、快进快出”的快递业务优化思想。结合自身职业经历,他坦言校园与职场的本质差异:“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要求我们以主动姿态适应多元人际环境,在动态变化中锤炼韧性。”回顾从初入行业时的战战兢兢到突破瓶颈后的调整心态主动向外,他印证了“成长源于持续自我迭代”的职场真谛。

经管学部党务办公室主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校友会秘书长李岩对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发展基金进行了账目公开。李岩表示,感谢各位校友及全体师生的鼎力支持。每一份捐赠都是学科成长的基石,期待更多伙伴携手助力专业发展。

圆桌论坛主题

数智物流,人才培养,人才国际化

刘伟华教授与五位校友以“数智物流,人才培养,人才国际化”为主题,展开圆桌论坛讨论,聚焦供应链管理未来发展的星辰大海与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以问题为导向在思维碰撞中勾勒学科发展的新图景。论坛在校友们和学部师生的热烈讨论后圆满结束。

问题1:当前理工科专业在高校招生中呈现持续高热态势,在此背景下,文科是否仍具竞争优势?

针对文理科优势比较及发展前景,五位校友结合自身经历与工作经验观察指出:在职场中企业不仅需要理工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文科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当前高等教育体系正致力于构建跨学科思维框架,着力培养学生系统性分析问题与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将有效支撑未来职场中的战略决策与价值传递,兼具文理思维特质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职场核心竞争力。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能力,既需要理工科的逻辑思维,又需要培养很强的管理战略设计能力,同时也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表达能力。

问题2:各位校友已有多年的职场工作经历,认为企业最看重的个人能力有哪些?

五位校友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其中沟通表达能力、执行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被提及最多的三点。具体而言,沟通表达能力体现在准确理解上级指令、精准传递项目信息、有效协调跨部门资源等多个管理场景;快速的执行响应能力要求从业者在面对突发任务时,能迅速形成可行性方案并推进高效落地;逻辑思维能力则强调构建全局性认知框架,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从业者需具备将采购、生产、仓储、运输等环节视为有机整体的系统化思维,这种能力直接决定着供应链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